「解读」看郑珉中细说故宫古琴

  87岁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郑珉中先生出过一本鼎鼎大名的巨著,《故宫古琴》,那书只有区区300页出头,却要卖1680块,结果出版才不过三四年,出版社却已经断了货,现在想买都买不到…

「解读」看郑珉中细说故宫古琴

  87岁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郑珉中先生出过一本鼎鼎大名的巨著,《故宫古琴》,那书只有区区300页出头,却要卖1680块,结果出版才不过三四年,出版社却已经断了货,现在想买都买不到了。跑到豆瓣上去查,只有一群书友在那儿一边望书兴叹,一边怀想着那从唐宋时期传下来的遗音。

  现在郑珉中先生又出了一本新书,《蠡测偶录集》,这本副标题作“古琴研究及其他”的书,主要收录的是郑先生多年来关于古琴研究、鉴定、修复和推广等各方面的文字,其中更是重点论述了包括故宫珍藏在内的几十张唐宋名琴,想来搭配着那本收录了700多幅图版、据说对着书就可以仿制古代名器的《故宫古琴》一起阅读,应该是最妙的。可惜《故宫古琴》如今难得,我们最多只能翻出著名的古琴“老八张”,在管平湖的琴音陪伴下,随郑老先生去追索古琴的悠扬与幽独。

  说到古琴名家管平湖,郑珉中上世纪40年代也曾随之学琴,深得其真传。不过《蠡测偶录集》并非忆旧之作,对当年的琴事谈论得也不多,饶是如此,书中也还是多处提到了管平湖先生。比如关于晚唐名琴“飞泉”的流传,若没有管平湖先生,这张在北京历经沧桑的名琴,只怕不会有无损归于故宫的一天。

  “飞泉”琴出名,是因为其中牵涉到琴学名家李伯仁“受琴却剑”的典故,说此琴出于“高阳剑侠”,当定为“鸿宝”,南通严晓星的《近世古琴逸话》对这典故介绍得很细致。而这张名琴,到民国时则突然出现在北京,由管平湖的弟子程子容以五万元购得——其时一张普通的明朝古琴,不过几十元而已。这张名琴,经过管平湖两次修理,更经历沦陷、国民党统治、解放、破四旧等几个历史时期,最后居然能完整留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让人有点唏嘘的是,程子容晚年把琴献给国家,最后入藏故宫,可惜“文革”之后,古琴价值极贱,当时集中处理之时,无论什么朝代,古琴一律6元一张,因此在对程子容的奖励额度上,有关部门不免尴尬。最后定为发奖金1000元,已经是一时之盛了。郑珉中先生说,“飞泉”琴入藏故宫之后,李祥霆曾到故宫弹过这张琴,以为平生所弹,“未有如‘飞泉’之佳妙者”。

  “飞泉”的沧桑,如今自然是已经成了往事,历代古琴6元一张贱卖的历史,想来也不会再重复了吧。最近几年,古琴在不经意间成了热潮,不但各地屡有琴学社成立,书市上关于古琴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像郭平的《古琴丛谈》重在普及,成公亮的《秋籁居琴话》重在感悟,严晓星的《近世古琴逸话》重在文化考据,瑞典人林西莉的《古琴》则以域外人的方式道尽了对古琴这门艺术的热爱。相比之下,郑珉中先生这部文集,则真正从专业角度为读者带来了一幅自唐宋以来的古琴长卷,更让读者对古琴这中国音乐当中的“谦谦君子”有了更直观的体悟。前一阵子,国家大剧院首次古琴大展和专场演出,结果现场爆满,剧场中的热烈更映射出琴事复兴的盛况。

  琴坛由冷清到热烈,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古琴一道,其实不仅仅事关音乐,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品质的一种综合表达。关于这一点,郑珉中先生本人自然是最好的例证:一方面我们在网上可以欣赏到郑先生的演奏实况,另一方面郑先生又是鉴定、修复古琴的专家,除此之外,郑先生还精擅书画,在这本“古琴研究及其他”的“其他”部分,甚至还谈论起了作为小小玩物的风筝,这倒是和郑先生的好友王世襄先生有些相通了。如此想来,如今的琴坛的热闹当中,固然外行看热闹者众,便是一些专业人士,如果拿传统中国文化的尺子去量一下,怕也未必就真正能继承琴学的精髓吧?我们读着郑珉中先生的书,听着管平湖先生录制的唱片,在心灵跟着音乐一起悠扬之际,对于古琴这门艺术,实在是不能没有一点忧思的。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