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色弦与鹍弦

  我国古代弹拨乐器一般都用丝弦,但也有用鹍鸡筋做弦的。唐?段安节《琵琶录?总论》说:“开元中,梨园则有骆供奉、贺怀智、雷海青其乐器,或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rdqu…

「分享」色弦与鹍弦

  我国古代弹拨乐器一般都用丝弦,但也有用鹍鸡筋做弦的。唐?段安节《琵琶录?总论》说:“开元中,梨园则有骆供奉、贺怀智、雷海青其乐器,或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唐?刘禹锡《冬夜宴何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诗:“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元?袁桷《李宫人琵琶行》诗:“鹍弦水晶丝,龙柱珊瑚枝。”明?朱曰藩《筝》诗:“弦张鹍转急。”其实使用鹍弦,并非始于唐代,早在南北朝时即已有“鹍弦”的记载。梁?刘孝绰《鸟夜啼》诗:“鹍弦且辍弄,鹤操暂停徽”。陈?阴铿《侯司空宅咏妓》诗:“佳人遍绮席,妙曲动鹍弦。”不过用得最多的还是丝弦,而且是经过漂染(练)成的朱色弦。”《宋史?乐志》说:“弦八十一丝而朱之,是谓朱弦。”宋??崇义《三礼图》中也说:“练朱丝为弦。”这里说的 “朱弦”也就是红色弦。因此有时称“朱弦”,有时又叫“红弦”。唐?张祜《筝》诗:“夜坐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唐?白居易《夜筝》诗:“紫袖红弦月明中。”王湮《夜坐看?筝》诗:“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微收皓婉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不但筝上用朱弦,其它弹拨乐器也用朱弦。隋?何妥有“清管调丝竹,朱弦韵雅琴。”句。唐?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诗:“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谁裁青桐枝,绳以朱丝弦。”唐?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诗:“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唐?司空曙有:“白玉连徽净、朱弦系爪长。”诗句。元?元好问有:“白雪朱弦一再行,春风纤指十三星。”诗句。这是说古琴用朱弦。“唐?刘禹锡《调瑟诗》:“朱弦二十五,缺一不成曲。”唐?张籍《废瑟词》②:“古琴在匣谁复识,玉柱颠倒朱弦黑。……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宋?陈普《清庙瑟赋》“疏越朱弦”,这是说瑟也用朱弦。琵琶也用朱弦,唐?陈叔达《听邻人琵琶》诗:“香缘罗袖里,声逐朱弦中。”唐?李娇《琵琶》诗:“朱丝闻岱谷,砾质本多端。”

  弹拨乐器有时也在红弦中夹用黄弦。明?朱载育在《律吕精义?论瑟不宜用黄弦》 中说:“今所谓二均者,乃以黄弦界与朱弦之中(即第十三弦为黄弦,其余均为红弦——笔者),分内外各十二弦,以应十二律。……上自周、汉,下究宋、元,考之诸载籍,皆未有是说,不知从何而得之。”这里只说是瑟上夹用黄弦,其它乐器是否也夹用黄弦,不得而知,但在琴、瑟、筝中都有用五色弦的记载。如唐? 仲子陵《五色琴弦赋》“弦有五色”;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瑟中用五色弦在《宋史?乐志》中讲得更清楚:“瑟……设二十五弦,柱崇二寸七分,别以五色,五五相次,苍为上,朱次之,黄次之,素与黔(素,白色;黔,黑色——笔者)又次之。使肄习者便于择弦。弦八十一丝而朱之,是谓朱弦。凡瑟弦具五声,五声为均,凡五均,其二变之声,则柱后抑角、羽而取之。”

  古代弹拨乐器为什么会出现用朱弦、黄弦、五色弦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制弦的丝经过漂染(练丝),声音才会柔(浊)而不燥(清)。《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陈注(清?陈浩注):“清庙之瑟,练朱丝以为弦,丝不练则声清,练之则声浊。”《尔雅》东汉?郑康成注:“朱丝,练朱丝,则声浊……以其不练,则体劲而声清,练则丝熟,而声浊也。”

  2、为了便于辨认弦序,特别是多弦乐器如瑟、筝等。明? 朱载育《律吕精义》中说:“原夫初设黄弦之意,以其弦多难辩,遂将黄钟,黄之,睹黄弦而知是黄钟,使人易认,弹不错耳。”又说:“初意原为鼓瑟者易识,庶免错误,睹其黄色,则知是黄钟,无别意也。”

  注:① 弦,即用鹍鸡筋所制之弦(见《辞海》“鹍弦”)

  ② 《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一书中误为《废琴词》,见《全唐诗》影印本六函六册。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