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琴美文古琴的意境之美琴学知识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他提出了“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意境”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ldquo…

「解读」古琴美文古琴的意境之美琴学知识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他提出了“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意境”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意”,即: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二是“境”,即:外在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反映、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蕴涵着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使人回味,使人流连忘返,所以称之为“言外之味”和“弦外之响”,因为“言外”和“弦外”都是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因而天地更加广阔、空灵、无限。意境是中国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美学范畴,常见于在古典诗词、中国画、中国书法等中,中国古琴当然也不例外。

  古琴追求的正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就是最好不过的意境相通,引起共鸣的证明。中国古琴的境界是“无尽”、“无限”、“深微”、“不竭”的,以最少的声音物质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琴声音淡、声稀,琴意得之于弦外,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大诗人陶渊明曾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正是将琴乐之重意、重弦外之音的思想推至穷极的哲学思维。

  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融儒、道二家思想的影响,在艺术实践上影响尤深。无论古琴的曲目、音色、音乐结构、弹奏姿势等不同层面,均反映出一种含蓄内敛、清和淡雅的风格,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琴曲本身也有不同风格,但和其他乐器比较,古琴含蓄内敛的风格是很突出、很鲜明的。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意境强调一种无限和深微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至极之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是所谓“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是一种绝去尘嚣、遗世独立的希夷境界。

  琴乐既重意、重意境,其表达手法则以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为主。琴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虽然有“拟声、象形、会意”三类,但会意是统率着拟声和象形的,琴曲并不重直接的拟声和间接的象形而重融情入景、情景相融的借景抒情。这是中国艺术独特的虚实对立统一手法的运用,情景相融才能虚实如一,才能借有限之物质表达空灵和幽远之致,听之使人悠然意远。

  为了追求和表现高逸、深远的意境,琴乐强调“音至于远,境入希夷”的境界。这种境界恰与“俗乐”的繁声促调对立。相反地,琴乐以清远古淡为美,因而琴乐的特色往往是“曲淡节稀声不多”的。这样的琴乐虽不一定能触人之耳,但却能感人之心。

  笔者很小的时候,当时奉行只读书,凡是与读书无关的画画、唱歌、跳舞等等都被视为不务正业,当然也没有条件学习乐器。然而很幸运的是有一位好父亲。他从来都认为这些艺术修养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对于一个人的怡情养性是很有必要的,他曾说能欣赏绘画、书法、音乐,你就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意境,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所以他从不反对我在学习之余读课外书、画画、跳舞唱歌。今天的我是幸运的,我接触到了古琴,遇上了一位好老师,馆主梓又老师。音乐是最贴近人心灵的,而古琴更是乐器之最,不仅可以在音乐修养上培养情趣,古琴深厚的文化底蕴会对身心都是有益的,进而对于人生是最有益的。我愿以古琴终生相伴!

  宜舞于梓又古琴馆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