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祝凤喈论琴

  祝凤喈(?——1864),字桐君,福建浦城人,清代古琴家。他父亲好琴,家有藏琴数十张,专门有一个“十二琴楼”贮之。他19岁开始向…

「经验」祝凤喈论琴

  祝凤喈(?——1864),字桐君,福建浦城人,清代古琴家。他父亲好琴,家有藏琴数十张,专门有一个“十二琴楼”贮之。他19岁开始向其兄祝凤鸣学琴,致力于琴学30多年。琴艺精益求精,名噪一时,受其业者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他热衷于各种琴谱的搜求,广泛汇集明、清刊传的谱集30多种,认为以1744年苏璟编辑的《春草堂琴谱》为最优。对此谱集详加校订,写下评语,1860年由其侄祝庆年付印,多次再版。

  祝凤喈的琴学观点集中体现在他所撰琴论专著《与古斋琴谱》与《与古斋琴谱·补义》中,所谈问题涉及琴学理论的许多方面。如其中论述了依谱鼓曲中的调式、节奏等问题,均有技术性的说明,所谓“曲无节不成奏,而神情均失”。他指出琴曲速度变化的辩证关系,所谓“慢得情联而不弛,紧得意蓄而不泄”,又说“紧慢之板,均必得匀拍,总谓之节奏”。他还对琴曲中一般的节奏规律作出总结,“要不外于联断、疾徐、踢宕、收纵。一曲始终,必得其纲,起、承、转、合,四者以成之。”他主张在传统琴谱中加用工尺谱,这一见解为后人所接受。

  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中所追求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美学体验,在中国乐器古琴中得到恰如其分地表现。强调在演奏中乐曲所蕴含和营造的意韵,比音乐的声响更为重要,而在欣赏琴乐时,心比耳更重要。心意既得,形骸俱忘,才是古琴音乐的至境。这正如祝凤喈在《与古斋琴谱·补义》中所说“迨乎精通奥妙,从欲适宜,非独心手相应,境至弦指相忘,声晖相化,缥缥缈缈,不啻登仙然也”。中国传统文化之“气”的精神内涵,一方面是源于道家、阴阳家,被指认为是生命的感性整体,既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又是生命整体的和谐呈现。另一方面是儒家学者所指的人的理性精神、道德情操和伦理人格。在祝凤喈《与古斋琴谱补义》中,强调心理之气的涵养,如“颜鲁公之书法入神,由其忠诚正直之气所致,溢于楮间”,“鼓琴曲而至神化者,要在于养心。盖心为一身之主,语言举动,悉由所发而应之……凡鼓琴者,必养其心。先除其浮暴粗厉之气,得其和平淡静之性,渐化其恶陋,开其愚蒙,发其智睿,始能领会其声之所发为喜乐悲愤等情,而得其趣味耳。舍养此心,虚务鼓琴,虽穷年皓首,终身由之,不可得矣。”作者主张琴心要合一,弹琴和养心是相互制约的,这也是先道德而后文章,先立身而后创作的古代文艺创作思想在古琴艺术中的反映。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