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古琴八美

  古   古琴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古籍中许多关于古琴起源和发展的记载,考古工作者不断发现的地下埋藏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古琴实物和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的至今尚能用于演奏的千多年前的唐宋古…

「爆料」古琴八美

  古

  古琴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古籍中许多关于古琴起源和发展的记载,考古工作者不断发现的地下埋藏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古琴实物和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的至今尚能用于演奏的千多年前的唐宋古琴,雄辩地证明我国古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形制最完善的弦乐器。我国古代琴学专著《太古遗音》、《上古琴论》都认为是伏羲始制琴,而汉代桓谭《新论》、许慎《说文解字》则认为是神农,还有说是黄帝、尧、舜作琴,这些记载虽然有歧义,但都有一定依据。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粗朴到精致的,古琴也是如此。我国先民由野蛮进入文明的人文鼻祖伏羲创制简单的弦琴,其后继者逐步完善是合乎历史逻辑的。根据《尚书》、《诗经》、《礼记》,古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可断言的。

  三千多年来,历代文人对古琴倾注了无量才智与心血,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琴歌、琴曲、琴谱、琴艺、琴论、琴器、琴道,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琴学文化系统。这个系统为世界贡献了华夏几千年杰出人物思想感情、精神风貌的三千多首古琴曲以及与之相关的大量论述和诗篇,贡献了世界上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乐记》,最早的乐律数学《管子·地员篇》;管子提出“三分损益法”比希腊毕达哥拉斯大约早150年;贡献了世界第一部琴史专著朱长文《琴史》;贡献了世界最古老琴谱南北朝梁代丘明《碣石调·幽兰》;贡献了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朱载育1584年算出,比1691年德国魏克迈斯特早107年。这些古琴文化史实有力地驳斥了西方某些“学者”“中国音乐源于西方”的偏见;充分说明中华文化的早发性和领先性。我国古琴是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精神文化宝贵财富的伟大贡献。

  深

  古琴之深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二是深远的艺术意境。现先说第一点:古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政治、教育、伦理、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承载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益稷》等篇章中明确记载了尧舜时代琴瑟及其理论形态——音律在国家大事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尚书·益稷》记载舜帝说“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以考察国家治乱,这里所谓“五声”,就是古琴一至五弦所发出的宫商角征羽五声,六律,就是古琴乐律(六律六吕)的简称,而六律之首的黄钟,亦即古琴上由八十一丝制成的第一弦(黄钟宫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黄钟为基准,按照“三分损益法”,可以产生五声、二变、十二律(即六律、六吕)。故说黄钟为乐律的根本;又《尚书·尧典》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反映了中国在远古时代通过观察天象制定历、律(即历法和乐律),并且以乐律的标准音来统一社会生活中处处遇到的度量衡。关于历律以后再说,现先讲同律度量衡,古琴第一弦(黄钟宫)丝数为9的乘方(81),而竹管黄钟的长度则是9寸(径三分),为什么黄钟及宫音之数都是9,据宋代蔡沈《律吕新书》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十,其一、三、五、七、九为阳,九者阳之成也。黄钟者阳声之始,阳气之动也,故数为九。”以黄钟定度量衡之法为度:黄钟之管长九寸,分作九十段,每段为一分,按十递进为寸、尺、引。

  至于乐律和历法,我国古代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乐音一均(八度)分为十二律紧密联系。黄帝命伶伦伐竹制为十二律管埋地以候十二月之气,葭灰实管口,某月气至则灰飞管空,称为律中。《国语》载:“伶州鸠曰:琴瑟尚宫……以遂八风,于是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次序,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疲,故曰乐正。……律所以立均出度也。……成于十二,天之道也。”《礼记》《吕氏春秋》具体说明十二月气候合十二律如下:

  月份: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候气律名:太族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黄钟 大吕

  古人记月份,写文章常不写数字某月,而写律名,如欧阳修《秋声赋》“夷则为七月之律”,中国过去以农立国,十二律表明季节气候变化、农事生产应作何种活动,古代司农与授时官员使用律名比数字月份更普遍。由此可见,使用十二律的古琴与古代人民生产生活无处不紧相联系。除上述制度文化外,古琴还与数千年来文人精神文化血肉相连。“士无故不撤琴瑟”,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儒家以“礼、乐、射、驭、书、数”六艺教育生徒,古琴是一项必修课,孔子自己刻苦认真学琴、弹琴,为后世立下了光辉榜样。孔子的众弟子,以及后世的文人如荀子、公孙尼子、庄子、列子、司马相如、刘向、桓谭、班固、王充、蔡邕、蔡琰、诸葛亮、周瑜、阮藉、阮咸、嵇康、葛洪、谢安、刘琨、刘勰、王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周敦颐、沈括、朱熹、陈亮、岳飞、文天祥、汪元量、耶律楚材、刘基、王阳明、李贽、王船山、谭嗣同、蔡锷等圣贤、哲士、英雄、文豪、伟人等都从古琴吸取了精神营养,又都向古琴大川贯注了涟漪清泉,使古琴成为最能代表和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底蕴和神髓的载道之器。再说古琴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古琴曲由于其作者的传统文化背境、中国文人的气质、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风格趋向典雅,高尚、含蓄、古朴、静穆、抒情的审美意识。最能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深远意境。

  古琴要求创作主体对欣赏主体有“移情”之功(成连引导伯牙到海上感悟移情作水仙操而成天下妙手),移情即是将外在的物象世界置换为琴乐内的精神世界,要求达到古典诗词和元明山水画的写出胸中逸气的空灵意境。具体地说意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意”,主要指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神思”、王士祯的“神韵”、袁公安的“性灵”,是意境的主导方面;二是“境”,指外在的天地自然人间世象,即身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意与境合即“神与物游”、“神用象通”、“心境交融”达到心与物、主与客统一,超越物质层面,“以虚涵实,实中见虚”,任想像力自由驰骋的精神境界。

  雅

  古琴之音被称为雅音,“雅之为言正也”,故称古琴之音为华夏正音。正音的标准何在?在合律学的要求。律学是对乐音结构数理关系之理论的研究,是研究音乐中用音的物理性质及其互关系的科学,是音乐理论的基础。我国古代“律吕”的概念是指整个音乐理论而言,如南宋蔡元定《律吕新书》,明朱载育《律吕精义》等。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有三种乐律,即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我国古琴因其理论的严密性与完整性,定弦是按三分损益律(即五度相生律),设定十三征是用纯律,而演奏中用律的特殊性,古琴又可用十二平均律,故可以说:古琴是一琴可为三律准。

  三分损益律以黄钟为宫,定其数为81,由宫之数起始,以三分之一更相加减,即得其余四声,此五声相生法可考管子《地员篇》及史记《律书》等书。

  宫=81三分损益得54为征

  征=81——81/3=54三分益一得72为商

  商=54+54/3=72三分损益得48为羽

  羽=72——72/3=48三分益一得64为角

  角=48+48/3=64   以81为黄钟之数,按“三分损益法”可依次算出十二律之数,此宫、商、角、征、羽之数就是古琴一、二、三、四、五弦丝数,此即古琴以三分损益法定弦。

  纯律是根据因泛音成立的三和弦而定律的一种律制。泛音即振动发声体(如琴弦)分段振动时所发生之音,原弦振动发生音时,除全体振动外,并同时分二段、三、四、五……段等而振动,这些分段振动各自发生比原音(全弦振动发生之音)为高的各种高度的音,构成了泛音列,如下:

  徽位:空弦 十三 十二 十一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按音纯长比:1/1  7/8  5/6  4/5  3/4  2/3  3/5  1/2  2/5  1/3  1/4  1/5  1/6  1/8

  按音纯律音程:一度 二度 纯小三度 纯大三度 纯四度 纯五度 纯大六度 八度  纯大十度 纯十二度 十五度 纯大十七度 纯十九度 二十二度

  泛音弦长比:1/1  1/8  1/6  1/5  1/4  1/3  1/5  1/2  1/5  1/3  1/4  1/5  1/6  1/8

  泛音纯律音程:一度  二十二度  纯十九度  纯大十七度  十五度  纯十二度  纯大十七度  八度  纯大十七度  纯十二度  十五度  纯大十七度  纯十九度  二十二度

  由上可见,古琴的十三徽根据“泛音”列而确定,因而按照十三徽的位置可以取得至纯之音,亦即纯律音程的各音。

  健

  健指古琴曲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健康的、严肃的。从东汉琴学大师蔡邕《琴操》所记录的四十七调前汉琴曲看,其内容大体上属下列四类:对统治阶级的怨愤;对远古开明统治者的怀念;对社会矛盾的反映;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感慨。可见其严肃性。

  在《诗经》内,本来是表现统治阶层团结的《鹿鸣》和表现统治者的善政的《驺虞》,但在《琴操》作者眼里面就看出人民的不满与愤慨。蔡邕肯定地说明它们的内容,是表现对统治者的悲愤。蔡邕的时代背景正当汉末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他所收集的当时的琴曲其表现内容充分带着革命高潮中人民激烈情绪,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反映社会矛盾的古琴曲是表现关心社会,关怀民生的情感和意愿。它们所表现的不是悲观消极情绪,而是乐观积极情绪。若从现时琴家常弹的和还有谱本的古琴曲全面看一下,还可以发现有很多拥抱自然和一些表现爱情和友谊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琴曲。其中,表现为全民福利坚持劳动以战胜自然的《禹凿龙门》,表现鼓励迅速改过迁善的《风雷引》,表现虚心请教的《圯桥进履》,切戒遭受恶劣社会意识形态侵蚀的《墨子悲丝》,表现坚持真理至死不屈的《卞和泣玉》,表现抗拒异族侵略英勇报国的《满江红》(《精忠词》)等都是有贴近现实意义的。

  三千多年来,历代文人对古琴倾注了无量才智与心血,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琴歌、琴曲、琴谱、琴艺、琴论、琴器、琴道,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琴学文化系统。这个系统为世界贡献了华夏几千年杰出人物思想感情、精神风貌的三千多首古琴曲以及与之相关的大量论述和诗篇,贡献了世界上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乐记》,最早的乐律数学《管子·地员篇》;管子提出“三分损益法”比希腊毕达哥拉斯大约早150年;贡献了世界第一部琴史专著朱长文《琴史》;贡献了世界最古老琴谱南北朝梁代丘明《碣石调·幽兰》;贡献了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朱载育1584年算出,比1691年德国魏克迈斯特早107年。这些古琴文化史实有力地驳斥了西方某些“学者”“中国音乐源于西方”的偏见;充分说明中华文化的早发性和领先性。我国古琴是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精神文化宝贵财富的伟大贡献。

  瑰

  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没有物质载体,只是着重强调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事实上古琴实物作为载道之器是精选良材加善斫而造成的精美的物化艺术品,古色古香典雅古朴的古琴实物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典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从安阳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看,音乐的乐字写为“乐”,即是在木品上张丝弦的弦乐器,会意为“乐”字。这说明早在甲骨文产生以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创造了琴,不过甲骨文时代的琴不像今天这样完备,《礼记·乐记》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早期的琴是五弦,即宫、商、角、徽、羽五音;到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于久里时,为发抒幽愤,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清幽婉转,称为文弦,武王伐纣时,乐舞助战,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扬越激昂,后人称为武弦。从此七弦成为定制,其后虽有继续加弦的(如随州擂鼓墩曾后乙摹出土十弦琴,宋太宗九弦琴),但不久即减,终为七弦,称为“文武”七弦琴。值得注意的是,为何宋太宗以帝王之尊,给琴添加二弦,终不被其臣民接受而仍恢复为七弦?这是因为七弦已能从乐理方面完全满足五音、七声、十二律、八十四调旋宫转调的需要,再加上一弦,即成赘物,故而自宋太宗以后再也没有人存加弦之想了。

  除七弦外,古琴的又一大特点在于有“徽”(或写作“晖”),所谓徽,是在琴的宫弦一侧按一定的音乐物理学比例,用金(或玉、珍珠、罗甸)嵌十三个园斑,用以标示泛音位置和按音方向。因为有晖、古琴上有91个泛音位,可以奏出长段落的纯泛音旋律,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琴徽始于何时,时人常以嵇康(223-262)《琴赋》中有“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据此将创徽的历史下限定在三国或东汉,但据班固(32-92)论著,可将此下限推前到春秋时代。班固《白虎通·德论·礼乐》:“故‘书’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所以用鸣球搏拊者何?鬼神清虚,贵净贱铿锵也,故尚书大傅曰:‘搏拊鼓装以糠,琴瑟练丝徽弦鸣者,贵玉声也。”可见琴之有徽,在春秋时代尚书大傅作者(孔子)时就有了。

  古人称琴为雅乐,为有德君子所有,经常御用,行不离身,可以修身养性,使人心地纯洁,养成高尚的情操,防止邪恶之思侵蚀心灵。琴器大小适度,使用及携带均便,跋山涉水均无影响,可操于庭院庙堂,亦可操于山谷水滨。

  古琴因弹奏方法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音色,即“散、泛、按”。简言之,“散音”刚劲、浑厚、洪亮;“泛音”清脆、轻盈、飘逸;“按音”坚实、圆润、细腻,动荡多变。琴弦共有散音7个,泛音音位91个,按音基本音位147个,共245个音位。其音域从大字组C音起到小字三组的d音,共有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所有的音都浑厚柔和,最高最强之音不嘈杂,最低最弱之音不致无闻,其声音与人气息相通,使人易接受,良好之琴声可感动人心,可通过娱乐进行道德教育,有俾于个人身心健康,乡党和睦,社会安定。古人极重视古琴价值,崇尚“剑胆琴心”,认为弹琴是一种高尚的修养,并列为“文房四宝”之首、八音的领袖,于是在制作时有意识地让琴制、尺码象征天地六合等,以示古琴之高尚是天经地义的。

  古琴有各种构造部位,古人为其命许多雅名。琴体有头部、尾部和中间部分,就形象地名曰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并以龙凤凫雁金玉等为各小部分命名,如龙池、凤沼、凫爪(护轸)雁足、金徽、玉轸。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上圆象天,下方象地,五音宫商角征羽像征金木水火土五行。有人说象征性之称谓无科学性,但琴为艺术品非科学仪器,不致引起误解,而这些名称可使人形象地了解古琴结构,便于认识和记忆,也可由此了解古人对琴的雅爱和情趣,故流传数千年至今未渝。

  优良传世古琴有多种制式,有伏羲式、神农式、黄帝式、虞舜式、仲尼式、师旷式、俞伯牙式、钟子期式、师曹式、王刚式、秦钰式、汉帝式、焦尾式、联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等。其中最常见为仲尼式,因其长短、宽窄、厚薄、凹入、弧度等尺寸比例合理,造型古朴、典雅大方。不待弹奏取音,就从外形方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满足。有些不会弹琴的,用一具精美的仲尼式古琴作为雕塑艺术品陈列于室,从造型艺术审美角度看也是可取的。

  鉴别古琴的优劣,要从选材、加工工艺和发音等方面考虑,《太古遗音》说良材“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对已成琴可通过音孔(池沼)观察面板的纹理和色泽,感触其材质的软硬,推测其制造年代。在工艺上,琴面前后左右弧度应平正、自然适度,平滑光亮。琴身端正,放于桌上应平稳。各部分加工须精细,漆色雅致,胶合处应严密无隙。琴弦应丝条均匀、质地光泽,洁白而拉力强。缠弦以紧密、均匀、明亮、光润为佳。在发音上,按《太古遗音》的说法,一支好琴要具备“九德”,即奇、古、静、润、透、圆、芳、清、匀。按现代说法,即音响纯净、音量宏大,音色优美、圆润、清脆,各弦发音均匀,无杂音,高音清晰不尖锐,低音浑厚不滞拙,共鸣和传远效果好。

  古琴因年代久远而生断纹,益增其美观,且琴音更透彻优良,这又是其他任何乐器所无的特点。历代琴人极为重视断纹琴。因断纹形状不同而命名为牛毛断、流水断、龟纹断、龙纹断、蛇腹断、梅花断。以后二者为最古、最名贵,其寿命均在千年以上,尚能发极优极良之音,是“国宝”,也是全人类的稀世瑰宝。

  奇

  古琴乐谱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把几百几千年前鸣响过而又早已消逝的古调古曲记录下来,使后人能够基本恢复还原那些曾经消逝的古曲音响,使现代人能够领略古人古调的神韵。音乐史不同于一般历史,就在于有声响。我国现存一百五十多种古琴谱,即其依据。古琴谱不是五线谱,也不是简谱或工尺谱,而用减字基本笔划将左右手指法、古琴弦数、徽位合写为一个任何字典内没有的字,以说明古琴演奏方法。是经过雍门周、赵耶利、丘明、曹柔、姜夔、朱权等许多大音乐家长期研究改进的结果。这种谱不记节奏,给演奏者打谱预留较大的再创造空间,虽较难,但如认真按照这种减字谱指法要求,深入体会原作者创作意图,还是能得到古琴之道,大道相通,小途略异,风格各领,殊途而同归的结果。

  精

  精邃的古琴音乐理论,尤其是其中精辟的古琴美学哲理,是古琴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孔子以后,儒家重要学者荀子作《乐论》,公孙尼子作《乐记》,继承发挥孔子“乐仁统一”、“中和”思想,着重强调“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儒家“和”乐思想,超出了对音乐本身内部规律的审美认识,而将音乐与伦理、政治、人生实践相联系,侧重从音乐审美的功能去发现“和”的意义,和民心,和上下,和天地万物。儒家音乐美学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长久而重大的影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核心是“自然”,“道法自然”。所谓“自然”,指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人为痕迹的本然存在和运行状诚。要保持或回归自然状态,就要求人们“致虚极、守静笃”,用淡泊、虚静、柔弱无为的态度来养生,要求在审美观照时追求一种消解生理欲望,摆脱普通认识活动的虚静无我的精神自由状态,恢复心性于天地大本根的精神状态,由此超越物象时空的束缚,展开思想想象之翼自由飞翔,领悟至简(自然)音乐中所蕴含的至大神韵,领会“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之意境。庄子追求的道要求达到“无已”、“丧我”、“忘知”、“堕肢体”、“黜聪明”,实现“心斋”、“坐忘”的意境。这种达到“心斋”、“坐忘”的历程正是美的观照的历程,其要领为:一要消解与生俱来的欲望,使心免受欲望奴役;二要忘知,即忘却分解性、概念性的知识活动,剩下的便是“虚而待物”的纯知觉活动,即美的观照。欲望与知识双忘,“心与物冥”,主客合一,并由“虚”而“静”。庄子指出“虚”、“静”是万物共同根源的性格。“心斋”的“心”,亦即美的观照的根源。

  儒道两家哲学出发点不同,但对音乐美学的理解殊途同归,都讲求音乐心理的“静”,道家讲“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儒家亦有类似的论点,《礼记·孔子闲居》云:“乐由中出,故静。礼由外出,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无声之乐,气志不违”。儒家明确指出“静”(纯静、安静)产生于人最根本的天性,“乐由中出”,有如道家所云“婴儿”状态的天性,归根曰静。由此自然天性中溢出之乐音,自必有静的特征,天性静,故乐静。人于此音乐中就会向纯静而无人欲的境界升华,此种音乐即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的“大音”、“大乐”,故“大乐必易必简”“大音希声”。道家主张自然、希声,是为了生命修炼,在宁静处柔中解脱欲望、烦忧,获得安宁,回归自然本质,得道长生。儒家提倡中和,乐仁统一,乐由中出,是为了人格修养,伦理教化。在“和”“静”的和谐中,成就圣贤人格。道家的美学哲理促成古琴音乐“阴柔美”范畴的发展;儒家美学哲理促成古琴音乐“阳刚美”和“静美”范畴的发展。儒道两家都是为人生而艺术,并成为中国古琴音乐和传统文化生命的基因。

  宏

  古琴音乐有宏大的社会功能。凝结了丰富璀灿的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深的亲切感?这说明积淀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本属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艺术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心理结构。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美一旦被卓越的艺术灵魂创造出来,就会成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天空闪耀的明星,以其光辉长照人间。正如唐诗、宋词、元明山水画、《红楼梦》等艺术品长久被人们钟爱一样,古琴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古琴曲中那些引起音韵艺术美的极品之作必将长久得到有文化修养的人们的珍视与热爱。

  古琴音乐教育除审美功能外,还有非审美功能,即社会功能。第一,中国古琴这一历史悠久、在世界人类文明原创领域遥遥领先的光辉璀灿的文化圣坛所引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然增强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为更紧密地团结海内外全体华人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营养。第二,古琴艺术的理性和谐、纯净雅正的审美哲学,以及从古琴中所流溢出的淳厚、庄严、崇高、协和的华夏正声。可以陶冶、塑造、提升人生境界,净化灵魂,优化心理结构,消除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浮躁、冷漠、贪婪、欺诈等不良社会心态,从而净化社会风气,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以古琴艺术和谐的感染力量达到音乐同人文世界之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吹响进军的号角。第三,古琴谱中所收三千篇古代琴曲和二十四史中所收自孔子以后数以千计的用琴修身养性进而立德、立功、立言的名人传记,给我们留下了世界上最丰富、最滋润人心的精神营养,是我们今天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用不竭的宝贵资源。第四,古琴对于习琴者个人的启智、辅仁、健身,造就德、智、体、美、劳、群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公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古琴教育功能对社会群体素质的构建培养作用也是巨大的。对群体素质的陶冶和培育,涉及社会理念、民族精神、科技、道德、制度、人际、风俗、宗教、器物等文化和文明素质,实际关系到社会文明建设全面进步。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用唐人诗句作结:“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