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宋琴鸣凤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此“鸣凤”琴是南宋作品,原北京旧家之物,今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本世纪20年代间为名古琴家管平湖所得,琴面之钧瓷徽,琴背之八宝灰皆管氏所为。后因故为友人持…

「解读」宋琴鸣凤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此“鸣凤”琴是南宋作品,原北京旧家之物,今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本世纪20年代间为名古琴家管平湖所得,琴面之钧瓷徽,琴背之八宝灰皆管氏所为。后因故为友人持去,事见管氏所用唐款落霞式“清英”琴背。50年代复经管氏寻求,为音乐研究所购得。香港卢家柄氏 (有误否?)藏有“鸣凤”一张,形制、铭刻皆与此琴相同,而其铭刻系旧刻。此琴铭刻工拘谨,笔划纤弱,字口均填以金色,显然是近人依样画葫芦之作。

  该琴通长126.5厘米。连珠式变体。琴面为弓形,弧度宽扁,有效弦长115.0、额宽24.0、肩宽22.7、翅宽20.3、尾宽16.0、最厚一徽处为6.5、尾厚4.7、底厚1.0厘米。栗壳色漆,朱漆修补,鹿角灰胎较薄,底有八宝灰修补。月白钧窑瓷徽。通体发大小蛇腹间牛毛与小冰纹断。琴底断纹尤不规则。龙池凤沼皆长圆作三连弧形,池长22.5、最宽3.0、最窄2.0、沼长12.0、宽与池同,窄处为2.7——2.9厘米,因挂损所致。琴面为桐木斫,色黄微深,质亦松古,纳音微隆,无异状。红木岳尾,岳山横陈琴首之中,岳山长20.3、最高1.8、最低1.5厘米。承露圆角,长如岳山,宽2.3、弦孔距2.0厘米。焦尾冠角明显,其上雕凸起洼面纹饰。尾托为紫檀木制,足池装玉足1对,轸池用有通天眼木轸1副。

  琴背项中刻3.0厘米见方楷“鸣凤”2字,池两旁刻2.5厘米大小行书铭文共16字:“朝阳既升,巢凤有声。朱丝一奏,天下文明。”池下近足处刻直径7.5厘米外圆内方印,中篆双钩文“中和之气”4字,池内未见款字。

  指叩琴背音松而有回响;按弹时,低音松古,高调则发音欠松润。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