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搯tao字是十分常用的一个谱字

  问:“掏”(tao)字是十分常用的一个谱字,但是为什么经常听到有人读qia呢?类似这样的还有“猱”字(nao、rou);&ldq…

「经验」搯tao字是十分常用的一个谱字,但是为什么经常听到有人读qia呢

  问:“掏”(tao)字是十分常用的一个谱字,但是为什么经常听到有人读qia呢?类似这样的还有“猱”字(nao、rou);“擘”字(pi、bo);“撮”字(cuo、zuo);“绰”字(chuo、chao)等。

  答: 我们参看《说文解字注》就会发现段玉裁为“掏”字列出了两个读法。原文如下:“……李善引国语及韦注而云苦洽反,殊误。苦洽切当是掐字。从臽声。爪刺也……捾出曰掏,爪按曰掐。掏即掏也。许不录掐。从手舀声。土刀切……”从上面这段文字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古时有人将“掏”字读作qia。(韦昭和李善就认为掏字读作qia)换句话说,或许qia也是“掏”字的另一个古读音或是它的一个异读法。具体到古琴上来讲,我认为在书写时一定要写成“掏”,因为写成“掐”是无法取减字的。但是在读时读作tao或者qia均可。

  “猱”字的读音近来出现不少争议。这个字在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上作“獿”字,读音为女交切nao(挠)。但是,当翻看中华书局刊行的《康熙字典》和《实用大字典》中有关“猱”字注解时,查到读音有四:一、奴刀切,音峱,豪韵。二、而由切,音柔,尤韵。三、女救切,音糅。四、乃豆切,音耨,宥韵。那么究竟在古琴的指法中应该读作nao(挠)还是读作rou(柔)呢?我们来看看古人的读法便清楚了。《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中:“吟、揉、绰、注,一一皆精,但惜取声太巧,下指略轻耳!”;《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还有吟、揉、绰、注、撞、走、飞、推等法,是讲究手法的。”;《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段以后,散泛相错,其声清脆;两段以后吟揉渐多”。虽然这些作者将“猱”字误写作“揉”字,但却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旁证。那就是《剪灯馀话》(明初,李昌祺(1376—1452)著)、《红楼梦》(清代中期,曹雪芹著 (1713—1763、高鹗续)和《老残游记》(清代末期,刘鹗1857—1909著)的作者在这里是读作rou(柔)的。这三部书成书的时间分别是明初、清代中叶和近代。虽然他们未必善琴,但是,最起码是听到当时的琴人们把“猱”字读作rou,而且是至晚在明代初年就已经有这种读法了。我想这个推测还是合理的。所以我认为“猱”字在读时应该读作rou(柔)。

  剩下的“擘”、“绰”、“撮”这几个字都有多个读音,因为这几个字只是读音问题,并不牵扯到字型,所以只简单提出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先说“擘”字。《正韵》中注的是博厄切;《康熙字典》中引《集韵》注作蒲历切(pi)。在琴人中一般约定俗成的读作pi(劈),建议读作pi。

  现在的“绰”字有三个读音chuo(轻声)、chao(一声)、chuo(四声)。《汉语大词典》将chao(一声)作为古琴指法“绰”的读音。这个注解值得商榷。应该读作chuo(轻声),有“宽绰”之意,形容自下而上从容不迫,取音“宽绰”。所以建议读作chuo(轻声)。

  “撮”字现在有两个读音cuo(一声);zuo(三声)。但是老师教的时候却读作zuo(二声)。所以这里建议读作zuo(音昨)。

  类似的字还有“抹”(mo一声)、“浒”(hu三声)、角(jue二声)等。这些字都有多个读音,我觉得还是根据老师的传授来读为好。

  古琴传承了几千年。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后,我们很难再追溯到它最原始的读音。以前传授古琴是以口口相传为主,相信一些字的古读音或异读音也就很自然的代代相传保留了下来。像以上列举的这些字,我认为在书写时一定要规范,在读时可以按照老师传授的读法来读。虽然这样可能出现一字多音的现象,但是却也可以尽可能保持它原来的面貌。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