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为什么古琴可以留下这么多的琴书谱集而其他乐器却没有

  问:在民族器乐里古琴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古琴可以留下这么多的琴书谱集而其他乐器却没有?   答:首先,古琴生命力强盛是和其受众群体分不开的。在古时,古琴的受众群体多…

「经验」为什么古琴可以留下这么多的琴书谱集而其他乐器却没有

  问:在民族器乐里古琴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古琴可以留下这么多的琴书谱集而其他乐器却没有?

  答:首先,古琴生命力强盛是和其受众群体分不开的。在古时,古琴的受众群体多是以文人士大夫阶层为主,而文人主张“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其中立言是很重要的一项。故此,文人著书立说流传下来很多琴书谱集。而其他乐器受众群体多为民间艺人,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所以艺人传承多为口口相授。即使艺人有将曲谱总结成书的愿望,经济实力上往往也无法达到。所以不仅留下曲谱甚少,也无太多著作传世。

  正是因为古琴有着如此丰富的琴书谱集和其他史料,所以也保证了古琴在传承上的系统性和纯正性。正像清人李渔(1611—1680)在他的《闲情偶寄》中写的那样:“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其次,古琴有着自成体系的一套记谱方式,这种记谱方式叫做“减字记谱法”,“减字记谱法”为古琴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他可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审美需求,琴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进行二度创作。另外,古琴曲是允许不断发展创新的,如《潇湘水云》,最早为十段,发展至今已成为十八段的大曲了。这也为琴曲适应时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使同一首琴曲在不同历史时期同样被人们所接受。这种记谱方式和在琴曲上不断地发展创新,也就成为古琴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有力保证。

  再次,官家重视。历来古琴都被视作一种移风易俗,教化性很强的乐器而被官家重视。“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干隆皇帝更是将一部分琴书谱集编入了四库全书。从客观上来讲,这也更加强了琴谱书籍的保存。

  还有两点也应引起我们重视,其一,古琴自身并非一成不变,周初由五弦增加为七弦,这样使音域变得更加宽广。唐宋之前右手纵发繁声声多韵少,逐渐演变为明以后韵多声少等等。这些改变都是顺应了不同时期的审美需求而逐渐在古琴自身上发生的变化。

  其二,那就是古琴是一件能够全面反映中国传统音乐中乐律学的乐器。正像《魏书·乐志》中记载的陈仲儒所言:“若闲准意,则辨五声清浊之韵;若善琴术则知五调调音之体。参此二途,以均乐器,则自然应和,不相夺伦。如不练此,必有乖谬。”可以说琴律是其他乐器乐律的参照标准。这一点十分关键,我们知道,一旦某个事物成为了普遍遵循标准的时候,那么它也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了。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古琴虽然一直是一个小众群体乐器,但是他始终具有着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有琴书谱集在,只要我们有一颗研习古琴的心,那么古琴就会陪伴着中华民族文明史一直发展下去,而且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