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钢琴要讲究标准手型么

  很多琴爸琴妈都会为孩子的手型头痛,有个帖子很好,里面关于讲到国外不讲究手型的一些论点,这是比较有道理的,但是好像又觉得不可理喻匪夷所思。   呵呵,有道理,却又不合情理。为什么…

「解读」学钢琴要讲究标准手型么

  很多琴爸琴妈都会为孩子的手型头痛,有个帖子很好,里面关于讲到国外不讲究手型的一些论点,这是比较有道理的,但是好像又觉得不可理喻匪夷所思。

  呵呵,有道理,却又不合情理。为什么?因为国内的手型指的:1.静止的手型:手指摆放的位置和形状。2.运动的手型:手指在运动过程中的支撑(是否翻指?是否掌关节塌陷?……)

  国外的手型多指静止手型。因而并不严格要求手指长短不同的学生做到完全相同的动作。而第二种运动手型 独立成为“手指支撑”单项。这样很好地释放了个性手指的独特优势。

  因此国外不讲静止手型,是因为他们文化中自由、以人性为本决定的教育性格。

  而国内情况不同,中国人比耗子都多,没有人主动关注你,除非你够棒。因此教育更容易走简单见效的路线,但是大家都知道,长得慢的树木都有密密年轮 通常都是贵不可求的上等木材,长得快的树木密度当然不如前者。因此,这样的现状是我们环境成长所致。我们要冷静看待。

  比如施坦威三角钢琴的优越是大家共知的,可是为什么?因为在它的工厂,一架钢琴需要近120个工种、400名工匠历时九个月到一年才能完成,而雅马哈这样已经比较优秀的钢琴厂每天就能生产近1000台钢琴。为什么生产时间这么长?因为施坦威充分尊重每块木材,老工人都凭着对木肉的理解来做工,这完全是经验而非机器的强行介入。因此雅马哈的技师到施坦威学习时几乎崩溃:因为这些工人没有大把大把可拷贝的数据,只有满脑子的经验和宝贵的感受。(呵呵,当然施坦威技师也比较崩溃,他们觉得这么快的生产量太神奇,不可理解)

  中国的教育模式从历史的角度和权衡利弊的角度来看是世界上较为成功的。在美国的高级实验室,中国科学家的比例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呵呵我国目前是YAMAHA的教育状态,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那么我们到底讲不讲静止手型??

  我个人觉得要简单的规范一下,我实话实说我通过一些实验得到的体会和理解,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手型要圆?

  实验1.请大家到冰箱取个鸡蛋,将它均匀握住,用尽力握碎它。如果均匀到每个手指用力紧握,是很难将其握碎的,除非你将力量集中到某个点上(比如大指尖)才能将它顶破。

  说明:圆形是最优秀的分散传递力量的形状。

  实验2.用相似大小的一个半圆型的瓷碗和一个方形盒状的瓷碗,用同样力量扣击窗台边沿(如同手掌扣向琴键),哪个先碎?

  答案是方形因为不能良好承导分散力量而变成豁口簸箕:(

  说明:半圆型是最优秀的手型,因为它能最均匀分散学生发力后琴键回应的反冲力。

  因此,我们的标准手型选用了半圆形,以手指每关节的凸起为标志。

  为什么有很多的钢琴家不是标准手型?因为标准手型适用于:1.学琴初期,如同先楷书再草书一样有成长的过程。琴爸琴妈都知道,自己的宝宝并没有很稳健的力量去弹好每个乐曲,就如同拿不起20公斤的健身运动员在努力学习举起22公斤的东西,教练只能尽其所能教导他如何最良好的节省力量,但是随着锻炼的增强,健身运动员可以轻松拿举65公斤了,教练还需要要求他在拿举22公斤的时候用办法节省力量吗?2.常规手型的学生:手型比例属于常规。

  标准手型不适用于:1.整个学琴过程不做任何调整。学琴通常不是短期的,3年5年10年孩子成为少年,手型比例会扩大,产生很大的差别。曲目也会越来越丰富,有些高级技术不使用(就比如8度和弦,手如果不是超大,掌关节是很难保持凸起。)2.非常规手型:钢琴家不少是这样的手,有的三关节太长不能保持圆型,有的手指肚特别肥厚容易碰音等等,有个别孩子小指特别短,或者某些关节特别长等等(主要在12岁以后比较常见)

  好了,我今天又有点晚了,为了避免更不乖,今天就到这里。

  请听下一讲:一个针对训练轻松抬高的独立手指的有效小方法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