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卜晓妹《赵寒阳先生所给予我的二胡教学启发》

  作为赵寒阳先生的第一位二胡硕士研究生,我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表演与技巧的强化训练,更多的是对整个音乐艺术的深层认识和感悟。导师的课往往是愉快的,他非常提倡在学生们的独立思考…

「分享」卜晓妹《赵寒阳先生所给予我的二胡教学启发》

  作为赵寒阳先生的第一位二胡硕士研究生,我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表演与技巧的强化训练,更多的是对整个音乐艺术的深层认识和感悟。导师的课往往是愉快的,他非常提倡在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来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们身上。有些时候,我会在主课之后,把课程中与导师讨论的问题记录下来。这篇文章的内容正是我在攻读研究生二年级时,一次授课之后所记录的一些心得。表面看起来它与其他课后笔记一样,非常普通。但是,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关于二胡教学的精髓问题,使我倍受启发并深深触动。

  今天,很难计算有多少个家庭正为着一个共同的“事业”而努力着,且烦恼着。这个共同的“事业”,即是父母帮助孩子们来学习音乐,学习器乐演奏。但是,作为学习音乐的孩子们,他们中又有多少个人真正地领略到了家长们的意图,并且真正地从音乐中获得了美的享受,获得了应有的成功呢?而当前产生的大多数负面情况,往往要么是最终因为孩子们对这件乐器的极度反感而放弃学习音乐;要么是孩子们被迫地进行压抑的学习,而获得的成绩与他们的努力完全不相适应!更加可怕的是,这种负面情况如今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于器乐表演的教育,不仅仅是二胡界,更是整个音乐领域最为广泛地被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趣味熏陶、热爱音乐

  当天的课程由讨论儿童教学的趣味性问题开始。赵寒阳先生,从很早就开始专注于儿童二胡教学的研究领域,早在1986年就在《中国音乐》上发表学术论文《少儿二胡教学法初探》。后又在众多音乐刊物上发表了《怎样提高少儿的练琴效率》,《二胡演奏中的线性形象思维》等重要论述。1991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撰稿并主讲了我国第一部民族器乐电视教学片《儿童学二胡》, 播放后得到音乐界及社会的高度评价。

  导师认为:“教育儿童学习音乐就像是在教给他们做一种游戏。特别是思维理解能力极其有限的幼儿,应当多以趣味的培养和熏陶为主,以练习为辅,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为学习演奏而苦恼的孩子们。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一味的沉浸在练习、练习、再练习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且当今社会上对于音乐过多的强调其功利性作用,造成了家长和老师们的精力仅仅只是放在一些考级、比赛、出国演出等类似的社会活动之中。似乎中国的音乐天才,成为了噩梦般童年的代名词。而孩子们更加不明白学习音乐,并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家长、老师们的虚荣心,而成为一个名人。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音乐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人们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感受。这导致了很多所谓的“音乐天才”,在成年之后,成为一个高级的技巧表演机器。

  众所周知,要成为一个演奏家最基本的才能,就是他们要有对音乐的热爱。一个好的演奏家,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自己极度渴望听到的声音。而他也必须有这种将他内心的音乐语言表达出来的巨大欲望,然后他才需要通过自己的手将这种声音演奏出来。而他所需要的声音就是他学习拉琴的目标。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的感悟力,是需要培养的。而这些都是家长和老师所不能够代替孩子们来领悟的事物。孩子们需要被音乐所感染,趣味的培养和熏陶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并使感性思维变得敏锐起来。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对音乐的热情,不等于不需要练习。而是要将枯燥的练习,变成一种愉快的方式来进行,变成一种能够吸引孩子们来自己感受的方式来进行。这时的练习便成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美的追求。

  而音乐的感悟力,往往是在一瞬间而获得的。现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阻止孩子们的发展,家长、老师、学校……每个人都想从孩子的成功中得到一份荣耀。所以,让孩子的天赋和才华顺利成长是很难的,因为有太多的人没有耐心长期的去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感悟,而这种瞬间获得的感悟力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在导师往常的授课中,他非常强调“听”。导师认为“听”最好熏陶音乐感情的一种方式。他曾把许多CD赠送给我,在课上我们经常去听很多作品,有导师自己演奏的,也有其他人演奏的。其中有一盘《二胡名家名曲》,使我印象非常深刻。里面囊括了当前我国众多知名二胡演奏名家的代表作品。导师“听”CD的观点,不同于其他二胡演奏者。他认为“听”并不简单的意味着模仿别人的演奏方式,而是通过“听”来体会其他演奏家对于作品的内心语言。而这些演奏家们的成名作品,是他们表现的最具有感染力、最具有音乐美感的地方。透过观察别人是如何处理作品,来纯粹的感受音乐、感受美,充实自己的音乐热情。

  二、建立自信

  如果说,热爱音乐是成为演奏家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那么建立良好的自信就是过程中关键的第二步。“当你自己认为自己是大师的时候,你就是大师”。导师总是这样鼓励他的学生们。当然,这并不是指过分的自我满足,而是特指当前的大多数学生们极其缺乏的不是演奏技术,甚至也不是音乐表现,而是自信。他们从小获得的音乐感受,往往都是来自于老师。他们把技巧练习的非常高超,把老师的每一个演奏的动作、每一句的音乐语言都模仿的极近“神”似。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小天才”,其实他们对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心音乐是根本不确定的。他们总是在问:“我这样可以吗?那样可以吗?”看不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关于天才方面,导师是这样认为的:“音乐中的少年天才是有的。有的孩子,一看就是才华横溢的,是一个可造就之材。这是因为每个人在出生后所获得的感悟的方面不同,所以体现天才的方面也就会不同。每个人都要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一个好的苗子,要经过很多的变化。”。因此,每个人都不必自卑。民间有很多演奏者,其实并没有经过那么多专业化的音乐基础训练,也没有那么高超的演奏技巧,更没有那么广阔的眼界和艺术修养。但是他们的音乐同样可以感动别人,获得大批的听众。这就是自信的魅力之一。

  自信,并不是来自于比赛获奖,或是别人的夸耀,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外在的。自信,来自于自我本身。你本身是否对你要表达的音乐认真的思考过,是否对其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是否对你要表达的音乐语言非常肯定;是否这些感悟和语言,都源自于你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这是你自己想要表现的音乐,那么就把他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而不是某某演奏家“二世”。

  作为一位二胡教师,要从学生们自身的个性特点入手。不仅仅要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发扬学生自己的优点。不能只求眼前短暂的一点成绩,而是要为他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鼓励他们自己动脑思考问题,只有自己去尝试错误,才能真正理解“正确”的含义。而且音乐本身就是“活”的,并没有一个定式。因此不能只是要求学生们单纯的模仿,而是应当要求他们通过学习老师们对于乐曲的处理方式,来丰富自己的音乐语言,最终自己来面对作品。老师要教给学生们的,不是作品某个地方必须如何如何演奏,而是要教给他们一种面对作品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来学习,自己来进步。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最基本的自信,才能为将来真正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