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献给大提琴琴童爸妈的几条毒计

  最近在几个群里频频嗅到琴童家长对孩子学琴的焦虑情绪。有些家长焦虑孩子练琴效果不好,调皮、偷懒、任性,希望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同龄人中的进度,希望获得&ldqu…

「解读」献给大提琴琴童爸妈的几条毒计

  最近在几个群里频频嗅到琴童家长对孩子学琴的焦虑情绪。有些家长焦虑孩子练琴效果不好,调皮、偷懒、任性,希望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同龄人中的进度,希望获得“孩子已经X岁了,现在练习XXX曲目或考X级,这正常吗”一类问题的答案;有些家长则纠结于孩子学琴的宏观目的,就“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拷问自己的灵魂。

  我想就此写些自己的零散看法,有些与上述问题相关,有些就是自己的闲言絮语。逻辑松散,思路奔逸,只是些有用没用、随手写写的观点。

  第一,音乐教育非常重要,是人人应当接受的;但大提琴演奏未必适合每个人来学。非但大提琴,所有弦乐、其他器乐的学习,都是如此。这其中主要是心理因素在起限制作用。

  在生理方面,大提琴的限制条件不算太多——手指力量、灵活性、肢体协调性、耳朵灵敏性等,无非如此(我甚至接触过背肌虚弱或协调性较差的孩子,也未必不能学成)。

  在心理方面,乐器学习毕竟要经历“训练”过程。这一过程的前期实际上与训练动物没有本质差别;无论家长、老师如何想辙,都难免是漫长、枯燥、乏味的。这其实对孩子的心理条件提出了极高要求——独立思考习惯根深蒂固、反抗意识太强的孩子,恐怕在学琴前期,要受到更多折磨;倒反而是踏实、听话、让干啥就干啥的孩子,比较可能不断进步,取得成果,进而产生兴趣。独立思考乃至无法无天,背后当然隐藏着一定“机灵”、“聪明”的因素,但它在学琴的初期乃至中期,恐怕都并非福音。如果家长希望让孩子把琴学好,同时头疼于孩子的“不服管”、“谈条件”、“坐地耍赖”,这恐怕需要再想想:是不是非学不可,实在不行就算了。

  这种观点可能会让家长不适,但理性看来大可不必:瘦弱矮小的人未必不能打篮球,但性情温和、谦逊内敛、无侵略性的人,在篮球场上更容易吃亏受气,甚至变得进一步畏葸不前。对于调皮、活跃、坐不住、不听话的孩子,强按牛头硬喝水,在伤害家庭和睦的同时,可能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反感,这显然就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本初——毕竟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琴之初,并不是梦想培养演奏家的,而是为了提升艺术素养。所以我想提醒家长,不要出于“凭什么我家孩子就不适合学琴了”的执拗而坚持学习演奏,而是放平心态,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真正提升孩子音乐素质的教育方式。

  第二,对比孩子学琴进度,要分清自己所在的车道。下图是我最近与几位老师探讨,得出的一个非常潦草、不精确的模型,特简做说明:

  在若干4-6岁的孩子当中,有100个学习了大提琴,其中有90个是出于自己或家长的兴趣爱好,10个有比较实际或说功利的目标,例如希望未来以演奏为生、希望练就一技之长、希望利用大提琴得到升学加分等。

  当这一代孩子成长到7-9岁时,因为孩子身体成长、接收资讯增多、家庭经济情况改善等原因,有更多新人加入了大提琴队伍。这时有160个孩子学习大提琴,其中120个属“爱好导向”,40个属“功利导向”。

  又三年之后,部分琴童开始退出,且后续进入的琴童逐渐乏力——毕竟到了小学高年级,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奥数、英语、作文当属主流,拉琴作为“玩”,变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了。但有一部分“爱好导向”的琴童(或其家长),尤其是显露出一定优势、天赋的琴童,开始琢磨起特长生这条路,而并线到“功利导向”式学琴的车道上。

  到这一代孩子读初中时,有些以乐器作为特长,完成(或者未能如愿完成)升学的琴童放下乐器,投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军中,剩下保持练琴的只剩50个;其中40个继续修炼,挖掘乐器的“剩余价值”,而让我非常敬佩的是另外那10个出于兴趣爱好,继续学琴的琴童家庭——在我看来,他们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践行者,后文会继续讨论。

  到这一代人读高中时,还坚持练琴的只剩20人,其中15人可能日后会成为高考艺术特长招生中的有力角逐者,甚至走上职业演奏道路,只有极少数人在此时依然出于爱好而练琴,且真实比例应该远小于25%。

  所以当家长思考“孩子已经X岁了,现在练习XXX曲目或考X级,这正常吗”的问题时,需要搞清自己所在的“车道”。在上图中,红色琴童家庭每天练琴时间普遍较长,很少见到有少于2小时的,即使对天赋异禀的孩子亦然;蓝色则因人而异,但往往不会有这样大的投入。我不认为红蓝两条道路有任何高下之分:对红色玩家而言,在拥挤乃至凶险的升学之路上,抓起地上的任何武器去拼抢资源,都是令人起敬的;对蓝色玩家而言,孩子能够在巨大的学业负担之余培养正能量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值得钦佩。但用年龄、琴龄作为控制变量,焦虑自家孩子进度较慢,是没有道理的。虽然你和隔壁老王的孩子都是九岁,都学琴两年,但进度、水平很可能天差地别;红色玩家应当搞清自己在同龄其他红色玩家中的位置,蓝色玩家则大可以高兴、有收获就好,家长不必被过多信息裹挟,搞得心烦意乱。如果想从蓝色并线到红色车道,建议越早越好。我见过非常成功的案例是孩子三年级开始学大提琴(此前经历过数年认真的钢琴训练),以此为特长考入某知名中学,但这样的例子少之又少。

  第三,学琴是家庭行为,需要全家的通力协作,或至少心照不宣。如果孩子家长在学琴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则学琴之路必然困难重重,且无疾而终者多。在我幼时,学琴多是父亲督战;母亲曾发誓“再吵我就把琴砸了”,但从未真心对我学琴产生过动摇。父母之间或父辈与祖辈之间,一定要统一意见,扮演好红白脸的角色。另外,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在孩子练琴过程中的参与感、存在感,巧妙地出现在该出现的时间节点上,让孩子充分意识到“练琴是我自己的事”和“家长对这件事很重视”这两个边界。家长不管不问或大包大揽,都不利于孩子真正把琴学好。

  第四,上文所述的“功利导向”型琴童,其中不少已经偏离了素质教育,只是多了一门围绕着手指竞技设置的考试科目。这点不想展开来说,只是建议蓝色玩家与其追加更多的练琴时间,以追求学琴进度的提升,倒不如多聆听、多欣赏、多阅读相关材料,可能裨益更大,且不失初心。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接触到的信息必然越来越多,看到其他琴童练得风生水起,也难免心里痒痒。信息一方面能带来眼界的开阔,同时也带来对意志的裹挟:肌肉达人总觉得健身房里其他人的胳膊比自己粗,苦恼是不是应该增加些器械的磅数。其实如果孩子在五、六年级乃至中学阶段还能坚持练琴,不求回报,这本身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了。

  抱歉,具体毒计还没写就絮叨这么多了,我下周再写啊,祝朋友们周末愉快!

  (OOOoo快跑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